一、【同仇敌忾】(忾读kài,不读qì)
□释义:(汉语成语)大家齐心合力对付共同仇恨的敌人。
□出处:周·佚名《诗经·秦风·无衣》、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
□近义:同心同德 戮(lù)力同心 合力攻敌 万众一心 敌忾同仇 同仇敌慨 群威群胆
二、【裸体】(裸读luǒ,不读kè)
□释义:(汉语词语)(名词)光着身子。
□出处:《猛士——献给为真理而斗争的人们》
□近义:赤身
三、【麻痹大意】(痹读bì,不读为pí)
□释义:(汉语成语)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出自:《坚强战士》
□近义:掉以轻心 漫不经心 粗心大意
四、【豢养】(豢读huàn,不读quán,juàn)
□释义:(汉语词汇)(动)喂养(牲畜);驯养。养育,供养。比喻收买并利用:为人所~|帝国主义~的走狗。
□出处:唐·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
□近义:喂养 饲养 圈养 喂食 豢育 畜养 培植 拉拢 笼络 收买
五、【粳米】(粳读jīng(又)gēng)
□释义:粳稻碾出来的米,粘性强。
□出处:《说文》
□近义:糯米
※2020年,第十二版《新华字典》收录了(jīng)和(gēng)两个读音。
六、【蓦然】(蓦读mò,不读mù)
□释义:(汉语词语)突然,猛然;不经心地。
□出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近义:蓦地 卒(cù)然 遽(jù)然 忽地 顿然 陡然 猝然 疏忽 倏然 乍然 突然 忽然 骤然 猛然 豁然
七、【嗔怪】(嗔读chēn,不读tián。或zhēn)
□释义(汉语词语)对别人的言语或行动表示不满。
□出处:唐·顾况《田家》诗。
□近义:责怪 斥责 责骂 怪罪 埋怨
八、【龃龉】(jǔ yǔ,龃不读zǔ,龉不读wú)
□释义:(汉语词语)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出处:明·徐渭《秦望山花蕊峰》
□近义:争论 冲突 争持 争执
九、【歃血为盟】(歃读shà,不读chā)
□释义:(汉语成语)古代盟会参加者口吸一点牲畜的血或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立盟之诚。也作“歃血为誓”。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告子》
□近义:歃血为誓 对天盟誓 歃血而盟 口血未干
十、【觥筹交错】(觥读gōng,不读huǎng,guāng)
□释义:(汉语成语)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出处:《诗经·小雅·楚茨》、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近义:传杯送盏 推杯换盏 走斝(jiǎ)飞觥 杯觥交错 自斟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