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人们关“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讨论从未断绝。其中在我国,最著名的两个论点便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了。
荀子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也向来被“性恶论”的支持者们奉为圭臬,借以抨击人性中的“虚伪”。
但实际上,很多人可能都误解了这句话。就其理论内核而言,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如出一辙的。
被误解的“性恶论”
从古代开始,荀子的“性恶论”就面临诸多争议。
特别是随着儒家思想受到尊崇,孟子的“性善论”占据主流,荀子的学说,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不同时代的思想倾向和政治需求,荀子的“性恶论”,也一直被不断地误读、曲解。
而《荀子》卷十七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之所以容易遭到误解,主要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伪”字的理解存在偏颇。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伪”理解为虚伪、不真实,认为荀子主张的善是虚假的。
这种误解不光会出现在普通学生、文人身上,甚至就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也曾因这种误解而批评荀子。
苏轼认为,按照荀子的说法,桀、纣是本性的流露,而尧、舜反而是虚伪的。但这种说法,实际上与荀子的本义相去甚远。
另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将“伪”当作通假字,理解为“作为”,即认为人的恶来自于本性,善则是作为的结果。
但这种解释,实际上也与荀子自己的学说存在矛盾。
荀子认为,人的作为有各种形式,不一定必然导致善。作为的动机决定了结果,出于善的动机可能导致善,出于恶的动机则可能导致恶。
此外,还有人将“伪”理解为“人为”。这种理解也较为片面,没有深入理解荀子所说的“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的真正含义。
实际上,荀子的“伪”是指“心”的思虑活动及其行为,是一种“心为”,而非单纯的行为。在《荀子》一书中,对于“性恶论”有着详细的阐述。
荀子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疾恶、好声色、耳目之欲”等等缺陷,如果任由这种倾向发展,便会导致“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等不良结果。
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忧,荀子提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这便是荀子“性恶论”的出发点,除此之外,荀子还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荀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是恶的,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改变。
正所谓“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礼义,改变自己的恶的本性,实现“性伪合”。
到了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强调“心性”之学,更加注重道德的内在自觉。荀子的学说因强调外在的规范和约束,而被视为“异端”。
在近现代,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也受到西方哲学观念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误解的程度。
孟子、荀子的善恶之辩
深入了解了荀子的理论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孟子、荀子的思想内核,实际上是一致的。
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限制“人欲”中不合理的方面。
孟子主张认为“人性本善”,人的道德观念是天赋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的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而来的。
孟子从道德属性,以及天赋的道德素质出发定义人性,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份同情心是天生固有的善。
而荀子对人性的理解,则主要从自然本能、感官需求出发。荀子认为,每一个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本性,倘若放纵这些“恶”的本性,便容易招致恶果。
除此之外,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还体现在对“天人关系”的看法之上。
在“天人”关系方面,孟子将人性分为:人生而具有的“性”(即人的道德属性)、上天赋予的“命”(即人的自然属性)。
荀子则讲求“性伪”关系,将人性分为“不事而自然”的“性”(即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和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的“伪”(即后天习得的道德规范)。
这种不同,也致使在道德修养方法方面,孟子和荀子的倡导不同。
从结果来看,我们会发现“性恶论”与“性善论”并非矛盾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
虽然二者观点对立,但都为了解决人的道德问题,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至善”境界。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性中的善的潜力,为人们提供了道德追求的目标和动力;荀子的“性恶论”则强调了人性中的恶的现实,为人们提供了道德约束的必要性和方法。
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丰富了人性善恶之辩的内容。兼而视之,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人性,更好地进行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
“性恶论”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进程中,荀子的“性恶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荀子提醒我们,不能忽视人性中的恶,督促社会建立健全的道德规范和监督机制。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如果没有有效的道德约束,很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道德准则,加强道德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同时,要建立监督机制,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以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在现代社会,正确理解荀子的“性恶论”,对构建现当代道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性的“善恶之辩”中,我们可以汲取先贤智慧,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人们向善,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