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满的意思有哪些(“满”字含义、演变及来源)

时间:2024-08-29 09:01:25

汉字“满”的含义,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如下——

作为形容词:全部充实;达到容量极点。

作为动词:使满。

作为副词:完全。

另外还有:满足;骄傲;姓;民族等等含义。

“满”是形声字。

《说文》曰:“满,盈溢也。从水,㒼声(man)。”

“盈”,就是“全部充实”或曰“达到容量极点”。“溢”,其实未必。

《左传·哀公九年》:“如川之满,不可游也。”若说“如川之溢”,就不是可不可游的事情了,而是发洪水了。

伪孔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不自满假”。《传》:“满谓盈实。”《正义》:“满以器喻,故为盈实。”

可知,“满”的本义,是“水满”即“水之盈实”。

统而言之,凡“以器喻”而“盈实”者,皆可曰“满”。

所以,《管子·霸言篇》云:“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命曰人满;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满。”

管子说,明君若想称霸,就必须善于治理,土地虽多而不耕种,可以叫“土满”;人多而不治理,就是“人满”;兵有威而不正,叫做“兵满”。

“人满为患”一词,可溯源至此。

不过,假设“满”可为“患”,又的确有了“盈溢”之义,即所谓“满招损,谦受益”了。

这是“满”字的引申义。

篆体“㒼”

前面说到,“满”是形声字,“从水,㒼声”。

“㒼”,只在“满”字中起了“声旁”作用吗?

非也。

古人提出过“右文说”,就是说,很多汉字的字义,其实来自“右侧”的“声旁”。

“满”字即是。

“㒼”,《说文》曰:“平也。从廿,五行之数,二十分为一辰。从㒳(liang),㒳,平也。”

“满”字的“盈实”之义,其实就是来自“㒼”字的“平也”之义。

许慎所说“㒼”字,“从廿,五行之数,二十分为一辰。”可以不去管他,其实他可能也没搞明白。反正段玉裁在“注”《说文解字》的时候,也搞不懂老许在说什么。

其实,瑞典汉文字学家高本汉的《汉文典》对“㒼”字的注解,倒不妨作为参考。

他说,汉代书证中,“㒼”是平均之义,“可能是天平的象形(?)。”他还说,西周金文中,“㒼”用作人名。

还可以作为参考的,是“两”字。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两。从一、㒳。㒳,平分也。”

段玉裁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注解。他说:“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律历志》曰: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按:‘两’者,㒳黄钟之重,故从㒳也。”

班固在《汉书·律历志》中,有详细解说,还说到了为何一斤为十六两,限于篇幅,不详赘述。

总之,“六律”,是古人根据观象授时总结出的一种“术数”规律,度量衡亦根据“六律”来确定。所以,用“黄钟”之“律管”作为确定重量的“衡器”。

别忘了,古中国,是世界三大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古远的观象授时时间,源于农耕的需要;度量衡,亦与农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观象授时最初的历法制定,是上古先民的“律管吹灰”,而“律管”又被用来“衡称”每年的菽粟收获——一“龠(yue)”,就是一根“黄钟律管”,可以“满”装一千二百黍粒,两根“满”装黍粒的“黄钟律管”之重量,就叫“两”。

“㒳”,是两根“律管”所装的黍粒一样多也一样重,所以说“平也”。

“两”,是两根“律管”合二为一,故“从一”,就是“一两”的重量。

而“㒳”和“两”,“以器喻”,均为“平也”,也都有了“满”的含义。此时,若有“天平”一类的“衡器”,便应该是“㒼”——“一头”是“两”,“另一头”是“权”。

《孟子·梁惠王上》云:“权,然后知轻重。”

目前出土的,有楚“权”和秦“权”

能够“权衡”的这个字,应该就是“㒼”。

进一步说,“满”,尽管加了“氵”作为“义旁”,但还是承继了“㒼”和“㒳”所具有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