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黑砖茶的正确冲泡方法(黑砖茶为什么会受到蒙藏疆民众的喜爱?)

时间:2024-10-31 09:46:40

“它们煮茶时从砖茶中砸下一小块,粉碎后放入锅中,直到茶水变成淡红色,再投入一小撮盐,继续煮沸,当茶水几乎变黑,再加入满满一碗奶,他们以喝这种茶为乐趣。”——古伯察《鞑靼西藏旅行记》

18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古伯察的法国传教士从西湾子出发,途径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长途跋涉18个月到达拉萨,后来他写成了一本叫做《鞑靼西藏旅行记》的书,描述了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蒙古鞑靼人用的茶并不像汉人消费的茶以同样的方式炮制,汉人一半用最嫩的茶叶,仅仅用开水泡一下就行了。那些经过粗加工的带有茶叶梗的叶子在模子中压缩并粘结在了一起,具有砖的形状和厚度,它们以“鞑靼茶”的名称出售,因为这种茶几乎被该民族耗用。”古伯察这样描述砖茶和内地茶饮的区别。

黑砖茶,一种用黝黑碎茶叶压制成的长方体,拿起来沉甸甸的一块,确实跟砖头没多大区别。砖茶饮用者众多,但每个地方都各有各的喝法。砖茶是一种流行于西北、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它的饮用者跨文化、跨地域、跨民族。

蒙古族奶茶

在新疆,吃手抓羊肉和烤包子必须得配一壶不加奶的砖茶,解腻一流。在藏区,人们不但喜欢加奶,还喜欢添上一大块酥油,让每一个早晨都热量爆炸。青海人喜欢加盐的孬茶。俄罗斯人喜欢加方糖。而蒙古人则是“奶茶泡一切”,从炒米到包尔萨克,没什么不能扔进去的。

一、新疆,最被低估的饮茶大省

“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新疆人喜以茶待客,以茶会友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喜欢喝茶的民族,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同时茶水也是维吾尔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饮料;所以无论何时去维吾尔族人家做客,主人总是热情地给烧茶和倒茶。

▲ 砖茶配馕。

即使在瓜果飘香的季节里,主人也要先为客人烧茶,饮罢茶之后,再拿出瓜果来招待。一般还要端出馕、水果糖、方块糖、果盘、糕点等食品。

新疆拥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在唐朝时,原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hé)族,于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改称回鹘(hú)。至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瓦解,漠北回鹘大部西迁至今新疆地区,逐渐发展成后来的维吾尔族。


▲唐宋时期茶马互市示意图

也就是说,回纥古族是维吾尔族的祖先。而在《新唐书·陆羽传》一书中记载道:“……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可见,新疆饮茶之风随着唐朝时期的茶马互市而兴起。不仅如此,新疆人爱茶更是爱到了“无茶则病”的地步。

这一点在《明史·食货志·茶法》有记:“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正是由于新疆人过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居所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日常生活以肉、奶类食品为主要食物。

吃多了容易引发腹胀、积食,故以茶为饮,能够很好地解决新疆餐食带来的油腻感。因此,新疆饮食对茶的依赖性极高,“两茶一饭”更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而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也将茶提升到了正餐级别。

《我的阿勒泰》剧中就有这样一幕:男主巴太就着一碗茶,一边啃着新疆特色美食“馕”饱腹。在阿勒泰,如此简单的一碗热茶、一个馕,足以成为一顿饭。当然,阿勒泰人的茶桌上还有奶疙瘩、包尔萨克等特色小吃作茶点。

那么,不产茶叶却嗜好饮茶的新疆阿勒泰人,都喝的什么茶呢?

新疆阿勒泰以哈萨克族人为主,《我的阿勒泰》这部剧便讲述了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在大城市追求文学梦想却屡屡碰壁。

无奈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铺的母亲相依为命,并在与巴太等当地哈萨克族人的相处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在哈萨克族流传着一句民谚:“汽车靠油走,哈萨克人靠茶走。”实锤了阿勒泰的哈萨克人有多爱茶。当地俗语称吃饭为“卡依依苏”,意为“喝茶”;请客吃饭也不说“请吃顿饭”,而是讲“请喝一壶茶”。

所饮的茶类,与新疆大部分地区保持一致的特性,以黑茶中的茯砖茶为主。据了解,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的安化黑茶,是历朝“以茶治边”的手段。

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一般茶叶运往新疆等边关地区耗时长,舟车劳顿中茶叶发生了氧化、变质,衍生了后发酵、耐久藏的黑茶类。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彼时的御史陈讲上疏奏称:“商茶低仍,悉征黑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可见,当时用以换马的黑茶是边关地区的稀罕物。为此,人类历史唯一为茶(安化黑茶)而设立“护茶军”。久而久之,湖南安化等地的茯砖茶,至今仍为新疆等地区人民所嗜好。

二、追溯 丝绸之路

唐朝丝绸之路途经西域,其主要贸易产品除了丝绸、陶器之外最盛行的就是茶叶了。“通过丝绸之路,西亚和阿拉伯国家得到茶叶的时间最迟应该在中国唐朝。”

《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盛,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鹃入朝,大驱名马,沛茶而归。”

虽然唐朝时期,茶叶在西域的传播有据可寻,但就西域地区中下层的民众而言,茶叶在其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因为茶叶经过丝绸之路的运输,物价飞涨,并不是中小阶层可以消费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回鹃“市茶而归,亦足怪焉”。

茶叶轻便、易储存方便携带。同时对于西域的游牧部落来说,其畜牧业发展而不善农耕,茶叶的作用不仅是可以品味的饮品,还是可解肉的油腻之感的食材。

茶叶还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止咳化痰、消炎解毒、祛腻消食、清肠排毒等功效,其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叶绿素的有利于游牧民族的身体健康,是既可改善饮食口味,又可提高身体素质的必备饮品。同时当头脑混沌时,饮茶一杯,有醒神之功效,《茶经》卷上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维吾尔先民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把一些无毒害的野生植物、芳香植物的叶子作为茶叶以水煮并饮用。所以,可以说饮茶习俗是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据相关资料记载,大概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引用茯茶。其中卡湾红茶、叶尔羌红茶、凯达高级香茶、红柳高级佐发茶较有名。

据相关资料,关于维吾尔族饮茶的最早记载出现于《晋书·艺术传》,其中有这样的记载:“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茶苏在《御览》中作“茶酥”。这里的茶就是指现在的茶叶,酥是游牧民族特有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乳中提炼而得的高级奶制品。茶酥,顾名思义,就是茶叶和酥油混合在一起煮熬制成饮品,茶酥也属于一种茶,现在把茶酥称为奶茶。

经过一千六百年的饮茶历史,茶已经贯穿到了新疆少数名族人民的民族风格、风土人情、社会道德、生活艺术各个领域,并形成了一种独具民族特色和吸引力的茶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的茶叶品种很多,如红茶、茯茶(黑茶)、青砖茶、绿茶、花茶。其中,引用时间最长,普遍受欢迎的要数茯茶(黑茶)。

三 、 追溯 茶马古道

历史上,在茶成为商品之后,黑茶曾在唐代做过货币,用砖茶做“飞钱”使用;在唐、宋、明历代中,在边疆地区还以茶易马,形成“茶马互市”;茶还作为边疆官吏的饷银被使用过。

如明政府实行“以茶治夷,茶马通商”的茶政,明万历二十三年,黑茶还被定为“官茶”;明朝文学家汤显祖曾在《茶马》诗里感慨“黑茶一何美?羌马亦何殊?”一语道出黑茶之贵重。

西藏高原本是不产茶的地区,据藏族史料记载,西藏高原盛行饮茶之风是从松赞干布时期与唐朝之间的茶马贸易开始的,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径。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古道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的古代贸易通道。

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西藏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陆路通道,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

蒙藏疆三地早期都没有种植茶树的传统,现在市面上的砖茶也大都是在西南地区生产的。实际上,在茶叶的产区,砖茶一开始也不是做成这样的。可以说,这种席卷边疆地区的茶叶出自一场意外。

民间传说,一队马帮在向西北地区运茶的路程上不慎使茶叶掉进了河里,当时又赶上连日阴雨,被雨水打湿的茶叶过度发酵,颜色开始发黑。茶商于是便堆积作色,为了运输方便将茶叶压成团块状,再次上路。经过全发酵的茶叶口感变重,味道变浓,这样的茶按理是是无法卖出去的。

但当马帮到达藏区后他们却发现,这种“残次品”竟大受欢迎,一时供不应求。从此以后便有了专门制作这种紧压茶团的先例,因为特别受到藏区茶客的欢迎,这种茶也在历史上被称作“西番茶”“边茶”。按照颜色分类,砖茶属于“中国六大茶”中的黑茶,熟普洱茶(也就是俗称的“熟普”),也属于这类。

随着边茶市场不断扩大,一条成熟的供给链出现。湖南安化、陕西泾阳、云南普洱和湖北地区都先后出现了专产边茶的茶庄。他们所产的黑茶被紧压成坚固的块状,成为名正言顺的西北官茶这些茶商运茶的商道,便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而茶马古道的“茶”,正是砖茶。

四川是砖茶的策源地,这里位于长江上游,境内河流交错,气候湿润温和,民国时期有四分之三的县区产茶,居西南各省之最。其中,雅安地区所产的南路边茶极富盛名,每年有多达1500万斤的蜀茶被运往藏区进行茶马互市。民国时期,砖茶以雅安为生产中心,康定(打箭炉)为运销中心,以低廉的价格专销康藏地区,因此也被称作“康砖”。

尽管黑茶最早出现在四川,但黑茶名声大振是在湖南。湖南境内山脉纵横,湘、资、沅、澧四水贯穿全境,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种植。

湖北所产的青砖茶深受蒙古族民众的喜爱,甚至在历史上有了“蒙古茶”的称号。砖茶庄全部由山西茶商经营,历史最悠久的是“三玉川”茶庄所产茶砖上都印有一个大大的川字,由于这种茶砖在蒙古族牧民之间极为盛行,后来所有羊楼洞产的青砖茶全部都将牌号改成了“川”字标记。

云南丽江同样是茶马古道重镇,在这里,普洱生产的茶被卖给来自藏区的马帮,马帮再将茶叶运到西藏,同当地人进行交换,粮食也好,盐也好,茶能换来他们所需的所有生活用品。清顺治年间永胜县茶马市场开通,销往藏区的茶叶每年高达300万斤。

除了这条南路茶马古道之外,以泾阳为中心,黑茶同时也西北进入新疆,向东北进入内蒙古。实际上,黑茶流入新疆的历史并不从茶马古道开始。

《封氏闻见记》中曾载:“往年回鹘(包括中维吾尔族在内的中亚民族先民)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新唐书》中曾载:“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这被认为是西北地区茶马互市的开端

四、黑砖茶为什么会受到蒙藏疆民众的喜爱?

这一切实际上和三地相似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有关,大面积的草场,牧业发达,肉吃的多。肉类中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在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下长期生活,顿顿羊肠、羊肋骨、羊尾巴,人极易患上高血压和高血脂。人们需要喝点什么来解除油腻感。

▲ 新疆牧场

就算你吃了再多油腻的肉,只要喝上两碗滚烫的黑砖茶,不管再寒冷的夜,肠胃的不适也能得到极大的缓解。除此之外,在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时候,砖茶对于很多牧业区民众来说,同样也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藏茶历史悠久,因产于雅安,唐宋以来畅销藏区而得名。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

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和体会。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

▲ 云南普洱砖茶。

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出品,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

"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把茶融入了生命融入了雪域文化。

藏区其实有一种味道和珍珠奶茶非常接近的饮料——“甜茶”。区别在于,前者大都是奶精兑茶水和糖。被装在塑料杯里,买一杯还得排半天队。而甜茶则是必须坐在在拥挤、热闹的老茶馆里喝才有味道的。

拉萨甜茶是用红茶制成的

18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古伯察的法国传教士从西湾子出发,途径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长途跋涉18个月到达拉萨,后来他写成了一本叫做《鞑靼西藏旅行记》的书,描述了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蒙古鞑靼人用的茶并不像汉人消费的茶以同样的方式炮制,汉人一半用最嫩的茶叶,仅仅用开水泡一下就行了。那些经过粗加工的带有茶叶梗的叶子在模子中压缩并粘结在了一起,具有砖的形状和厚度,它们以“鞑靼茶”的名称出售,因为这种茶几乎被该民族耗用。”古伯察这样描述砖茶和内地茶饮的区别。

▲ 砖茶可能是粗加工的,但茶具可以是精致的

尽管这一切看似随意,但并不意味着砖茶没有属于自己的茶道。在藏区,主人家给客人倒第一碗茶的时候,必须双手交到对方的手里,绝不能直接放在桌上,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而客人也一定要用双手去迎接。主人后续给客人添茶时,也总是一只手提着茶壶,一只手手掌摊开向上,表达自己的尊敬。

▲ 喀什街头的百年老茶馆。

在喀什的老茶馆里,人们喜欢吃过烤馕、手抓肉后,边喝茶边听民间艺人的演奏。他们能够在茶和音乐里得到疲惫生活中难得的片刻闲暇。

“客来敬茶”是维吾尔茶俗中最主要的内容,这个风俗习惯已经经历千年之久。在一般情况下,维吾尔族人家里来了客人可以不招待吃饭,但不能不敬茶。维吾尔族迎接客人,会先请年长者进门,并让其坐在首席。热情的主人会在地毡上铺上褥子,请客人就坐。

主客两方互相问候后,主人会手持阿尔杜瓦(洗手壶)和奇拉普恰(接水盆),从最年长的客人开始,依次给客人们倒水洗手,一般倒洗三下,洗完后绝不能甩手(维吾尔族视认为甩手上的水这种行为是很不礼貌的),冲完后主人会给客人递上洁白的毛巾让客人擦手。其后,主人会铺上餐布,摆上馕、点心、干果、各种果酱、糖果等食品,请客人喝茶时饮用。

五、黑砖茶常见品饮方法

1、冲泡法 用茶碗(亦称三泡台)(其他带盖茶杯亦可)或紫砂茶壶等冲泡。先将所需的茶具全部用开水烫洗一遍,按照1:20的投茶量将茶叶放入茶具内,先用沸水冲泡后将茶水倒掉,再注入沸水,盖上盖,使其在茶具内慢慢沉积、积淀,几分钟后,揭开茶碗、茶杯杯盖,或将茶汁倒入小茶盅内,先闻其香,再观其色,然后品味,一杯一壶茶叶通常可冲泡2~3次。

2、闷泡法 用保温壶闷泡。先将保温壶用开水烫洗一遍,以提高壶的温度,有利于茶色、茶香、茶味的溶出,按照1:20的投茶量将茶叶放入壶内,再用沸水注满后,盖上壶盖,闷泡1小时左右,然后将茶汁倒入小茶盅内饮用。

蒙古族奶茶

3、烹煮法 用茶壶烹煮,此主要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中使用。先将茶壶用开水烫洗一遍,以提高壶的温度,再将茶叶与凉水按照1:20的投茶量将茶叶放入壶中,放明火上或接通电源,待茶叶烹煮至沸腾时,离火或切段电源,放置几分钟,然后将茶汁倒入小茶盅内饮用。

新疆的各少数民族不喝绿茶,他们爱喝茯茶,也喝红茶。维吾尔族同胞喝茶偏好米砖与茯砖。这两种茶依加工方法都属于紧压茶,就是用高压蒸汽将茶蒸软,再放在模盒内紧压成块状(压制好的成品形状有砖形、伞形、圆形多种),便于保存。

紧压茶的原茶有黑茶、红茶和绿茶。米砖属于红茶型,是用红茶片末轧制紧压而成。

茯砖,采用湖南,陕南,四川等地黑毛茶为原料,送到泾阳筑制,称“泾阳茯砖茶”。以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或“福砖”。茯茶放在锅里或壶里煮一下,味道更浓、更香,喝起来也就更过瘾。

在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人,除了常规的清饮茯砖茶,更多的是用来调饮咸奶茶喝。

在剧中出镜率极高的哈萨克咸奶茶,还展现了托肯嫂子过滤茶渣、制作咸奶茶的细节画面。

哈萨克咸奶茶是当地的一种特色茶饮,承载着哈萨克族的习俗文化,正宗的哈赛克咸奶茶一般以牛奶或羊奶作奶底。在制作时需要先将刚挤出的鲜牛奶或羊奶过滤一遍,用来做茶底的茯砖茶也需要提前捣碎备用。

具体熬煮时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需先在造型奇特的铜壶或铝锅中倒入凉水烧开,再将捣碎的茯砖茶投入已烧开的沸水中,开小火慢煮。

煮到茶汤呈现浓郁的色泽时,倒入提前过滤好的鲜奶一起熬煮,期间需要注意沸腾时在锅中不断用勺扬奶茶。

直到茶汤与鲜奶充分融合,再用网状小漏勺过滤掉茶渣,最后在佐料方面,地道的哈萨克咸奶茶必不可少的就是盐。

还可视喜好加入适量的糖或酥油调味,而在寒冷的冬天,往往还会在咸奶茶中加入辛辣的香料,既丰富口感,也能帮助驱寒。另一种方法,则是将捣碎的砖茶和过滤好的鲜奶,分别开火煮开后,再各自盛放在不同的茶壶中。

等到喝的时候,先在小碗中倒入熬好的鲜奶和奶皮子,加入适量盐后再兑入煮开的浓茶,可视咸淡加入开水调和。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一次性将分别煮开的鲜奶和浓茶统一兑好,再分别倒入饮用的小碗中。

而是需要每一碗咸奶茶都按照上述的步骤调配,且每次一般盛半碗多咸奶茶,这样喝起来味香浓又凉得快。

奶香、茶香相互交融,咸香醇厚的咸奶茶,是大多数哈萨克族人每日餐食中必不可少的。

北疆之北的阿勒泰,不只藏着中国最顶级的夏天,也蕴藏着浓得化不开的茶香,丝丝缕缕融入到阿勒泰哈萨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要去一趟阿勒泰吧!在一望无垠的牧场草原上,吹雪山原野自由的风,喝一碗地道的咸奶茶,在漫溢的茶香中治愈自我……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